10月10日至11日,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港澳台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下,山东第一医科大学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以“泰山皮影映古今,身心健康追溯源”为主题,成功举办教育部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项目活动-“泰山皮影戏”在康复作业治疗中应用体验与研讨。来自港澳台地区的学生代表、台湾精神科作业治疗专家、山东大学文化研究专家、泰山皮影非遗传承人、泰安心康医院医技团队,以及我校港澳台办公室领导、运康学院领导、作业治疗专业教师与OT泰山班学子齐聚泰山脚下。在两天的沉浸式体验中,众人触摸非遗文化温度、聆听泰山文化深度解读、见证医教融合创新实践,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国家医疗事业发展的认知。

指尖承匠心:非遗体验解锁泰山皮影千年魅力
10月10日上午,活动首站走进泰安皮影戏研究院。古朴雅致的展厅内,国家级非遗项目泰山皮影代表性传承人手持光影道具,生动讲述皮影戏“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的历史脉络——从汉代的雏形初现,到明清的鼎盛发展,从单一唱腔的演绎,到多元表演形式的创新,尤其非遗传承人讲到泰山皮影独有的“十不闲”技艺(一人同时操控多个皮影,并兼顾唱腔与伴奏),让在场师生惊叹于传统技艺的精妙绝伦。

医研促创新:专题研讨与实地观摩共探皮影疗愈新价值
当日下午,师生一行走进泰安心康医院,开启“皮影戏艺术与作业治疗结合”的深度探索之旅。活动现场, 我校孟宪国教授和心康医院董事长为“孤独症皮影戏工作室”正式揭牌,标志着泰山皮影在特殊儿童康复领域的应用迈出实质性一步。随后,师生们参观了孤独症孩子的治疗场所,近距离观摩孤独症儿童的皮影戏体验过程:孩子们在治疗师引导下,尝试操控色彩鲜明的皮影角色,在光影互动中逐渐放松情绪、主动交流,让在场者直观看到非遗艺术对特殊儿童社交与情绪调节的积极作用。

同期举办的专题研讨中,台湾精神科作业治疗专家李柏森教授带来《皮影戏在作业治疗的应用》主题讲座。他以MOHO理论为框架,结合精神动力治疗视角,深入剖析皮影戏如何凭借其象征性、表达性与合作性,助力个案探索潜意识、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与“工作”能力,同时系统讲解了皮影戏在临床场景中的应用、治疗师的角色定位及跨专业合作的价值。这场“理论+实景”的双重体验,让港澳台师生和我校师生真切感受到非遗文化在医疗领域的独特赋能作用。

文化寻根脉:多维解读叩响泰山精神密码
山东大学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高迎刚教授带来《多维度视野下的泰山文化》讲座。他以“泰山为何是中华第一圣山”为切入点,从四个维度展开深度解读:地理维度上,泰山作为黄河流域的生态屏障,见证了华夏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历史维度上,自秦始皇至清乾隆,历代帝王在此举行封禅大典,留下无数珍贵的历史印记;文化维度上,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慨叹、杜甫“会当凌绝顶”的诗句,让泰山成为文人墨客的精神图腾;精神维度上,“泰山石敢当”的传说、“重于泰山”的价值观,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代代相传的中华民族的精神符号。

实景悟底蕴:封禅大典再现齐鲁文化厚重
10日夜晚,师生共同观赏泰山封禅大典实景演出。远古图腾祭祀、秦始皇封禅、汉武帝求仙等历史场景在泰山脚下次第铺展,恢弘的音乐与绚丽的灯光交织辉映,将齐鲁文化的厚重底蕴与“国泰民安”的文化追求直观呈现,让众人沉浸式感受中华历史文化的磅礴力量。

校园融实践:非遗操作碰撞康复作业治疗专业思考
10月11日上午,师生们抵达山东第一医科大学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泰安校区,一场兼具文化趣味与专业深度的团体活动拉开帷幕。现场设置剪纸、中国结编织、传统香囊制作等非遗体验项目,港澳台师生沉浸式参与技艺创作。活动并非单纯的技艺学习,更融入作业治疗专业分析环节——各组师生完成作品后,结合自身操作过程,从“手部精细动作锻炼”“注意力集中训练”“情绪调节效果”等维度,记录非遗实践对康复治疗的潜在价值。台湾作业治疗专家李教授逐组点评,既肯定“香囊填药可提升触觉感知与手部协调能力”的发现,也提出“根据不同患者康复需求调整剪纸图案复杂度”的专业建议,让在场师生深刻理解“文化实践”与“医疗康复”双向融合的可能性。

校史见担当:回望征程坚定医学教育初心
11日下午,师生们前往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济南校区,走进校史馆。在史料、图片与实物的串联中,众人回顾学校1915年至2025年的百年发展历程:从1952年建校初期的简陋校舍,到如今拥有多个先进科研平台的现代化医学院校;从最初聚焦基层医护人才培养,到如今在肿瘤防治、麻风病防治等领域斩获多项国家级成果,且在抗疫期间主动承担医疗支援任务。学校“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服务国家医疗需求的责任担当,让师生们感慨万千,对医疗行业的使命与价值有了全新认知。

本次活动行程周密、内容丰富,既是文化与医学的跨界碰撞,也是两岸四地师生的心灵交融,每个环节都让参与者收获满满。港澳台学生表示:“回去后要把泰山文化、皮影+康复创新的故事分享给更多朋友,期待未来有更多机会携手,为中华文化传承与医疗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活动是山东第一医科大学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探索“非遗+文化+医学+国情教育”新模式的成功实践。未来,学院将继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纽带,搭建更多港澳台师生交流平台,让文化认同在实践中深化,让青春同心在互动中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