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组织
小年至,岁月深处,暖意融融
发布日期:2025-01-21 作者:赵晨 来源: 浏览量:点击:

小年的由来

小年的由来,要追溯到古老的祭祀传统。传说灶王爷会在这一天上天庭,向玉皇大帝禀报人间各家的善恶。人们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就会在小年这天祭祀灶神,奉上各种美食。清朝雍正年间,皇帝在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上行下效,民间百姓也开始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不过南方很多地区仍保留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传统,于是就有了“官三民四船五”的说法。

南北方小年的不同

北方小年,饺子绝对是餐桌上的主角,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包饺子。有肉馅、素馅等各种口味,寓意着包住福气,留住好运。除了饺子,糖瓜也是北方小年必不可少的零食。糖瓜又甜又粘,传说吃了糖瓜能粘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在玉帝面前只说好事。

在南方,小年则流行吃汤圆、年糕。汤圆白白胖胖,圆润可爱,象征着团圆美满。年糕谐音“年高”,有着年年高升的美好寓意。用糯米制成的年糕,口感软糯,或煎或煮,每一口都充满了甜蜜与温馨。

小年的习俗

小年一到,贴窗花的习俗便为寒冬添上一抹亮色。一家人围坐,五彩纸在手中翻转折叠,剪刀灵动游走,纸屑纷扬飘落。各式图案渐渐浮现,瑞兽祥龙舞出吉祥,牡丹绽蕊吐露芳华,福字倒贴寓意“福到”。将这精心裁剪的窗花,轻贴于洁净窗面,瞬间驱走了冷寂。阳光透窗而入,洒下缤纷光影,似把新春的活力与希望倾入屋内。每一扇贴了窗花的窗户,都宛如通往春日的画框,满含对新年的美好期许,在传承中诉说着团圆与祝福,让年味在这细腻仪式里愈发醇厚悠长。

扫房掸尘

相传“祭灶”之后,人们便开始准备过年。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会扫尘。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庭院,掸拂尘垢,疏浚明渠暗沟。

逛庙会

小年前后,很多地方都会举办庙会。庙会上,有各种传统小吃、手工艺品,还有精彩的民俗表演。舞龙舞狮队在人群中穿梭,龙身随着舞动起伏,狮子活灵活现,引得观众阵阵喝彩。孩子们拿着糖葫芦、棉花糖,在人群中嬉笑玩耍。大人们则挑选着心仪的手工艺品,感受着浓浓的民俗文化。

小年烛光映窗纱,瑞雪纷飞满天涯。

岁末欢歌传四海,祥风送暖入千家。

梅香点点添新岁,竹韵声声送旧华。

寄愿来年皆如意,幸福安康乐无涯。

Copyright © 2021-2022 版权所有: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19027497号    鲁公网安备 37099202000084号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长城路619号 邮编:271016 电话:0538-623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