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康复物理治疗学专业介绍
发布日期:2025-01-18 作者: 来源: 浏览量:点击:


学院介绍:

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源于2003年10月成立的运动医学研究所,2004年7月,成立运动人体科学系,2012年5月,经学校批准更名为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学院为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建设单位,设有康复治疗学、运动康复两个本科专业,两个专业均为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学院拥有运动医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博士点及硕士点和医学技术(康复治疗学)硕士点。学院现有师资29人,其中高级职称15人,博士8人,硕士19人,现有在校生研究生和本科生1100余名。

学院设运动医学系、康复医学系、实验中心、运动医学与康复临床中心(和第二附属医院共建),实验中心面积2000m2,现有仪器设备双能X线骨密度仪、运动录像解析系统、身体成分分析仪、运动平板、认知功能评估训练系统、听视觉注意力计算机检测与训练系统、同位素诊察设备、运动生理指标测试系统、膝关节稳定性测试仪等,总价值超过1200余万元。有医院、康复机构及运动健身中心等实习地40余家。

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题,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扎实、实践创新能力强的应用研究型人才。近年来,学生获得各级创新创业项目60余项,获得全国运动康复学生技能大赛特等奖、“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三等奖等各级各类奖项100余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1项,发明专利1项。运动医学为学校强化重点学科。学院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及山东省重点研发课题6项,山东省卫健委等厅级课题20余项,取得发明专利21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获得山东省第七届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主编及参编专业教材十余部,教育部产学研课题2项,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8项,山东省首届高校微课比赛三等奖1项,学生参加全国专业技能大赛获得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多次。

康复物理治疗:本科,学制4年

专业门类:医学技术类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运动生理学、肌动学、人体发育学、运动控制、临床医学概论、神经科学、康复心理学、物理治疗基础、理疗学、骨骼肌肉物理治疗、神经疾病物理治疗、儿童神经疾病物理治疗、心肺疾病物理治疗、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老年健康与康复、妇女健康与康复等。

临床教学:由各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和实践教学医院承担。

专业介绍:康复物理治疗专业是医学大类里面重要的医学技术门类,是一门促进伤、病、残者的身-心-社会功能恢复的治疗学科,是顺应社会民众对健康的新的要求,满足人们对意外伤害、疾病后、手术后、运动损伤后功能障碍和老龄化带来的功能退化等多方面功能改善的需求,有着广泛、深厚的社会基础。该专业主要是学习和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康复物理治疗专业知识以及中医治疗技术,具备各科疾病康复治疗和评价工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胜任在医疗单位康复科、专科康复医院和社区康复中心、养老福利院等单位开展病、伤、残者的功能评估,并利用功能训练和声、光、电、磁、冷、热、水等物理因子方法进行治疗,帮助人们能够尽可能地恢复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劳动,以及社会生活的能力,融入社会,改善生活质量。

毕业去向: 在各级综合医院康复科、康复专科医院、学校、体育运动机构、社区服务、残联福利机构、特殊教育机构等部门从事康复医疗、教学和科研,以及预防保健等方面工作。可以在国内继续攻读本学科或相关专业硕士学位,或者选择出国继续深造。

Copyright © 2021-2022 版权所有: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19027497号    鲁公网安备 37099202000084号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长城路619号 邮编:271016 电话:0538-6236171